据《法治周末》2018年报道,公园内的高压电网整天让我们提心吊胆,除了火灾隐患,还给游客带来危险。
6月25日,浙江省安吉县成立两山智库,旨在凝结国内顶级专家学者智慧,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推动科学发展,重点聚焦绿色低碳共富的主题,着力推动两山理念的理论创新、实践探索、成果转化和理念推广。据了解,黄浦江源生态保护基金每年将统筹5亿元左右资金,主要通过财政保障、市场调节、社会捐赠等渠道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生态保护、生态补偿等领域。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多年来,湖州安吉坚持生态立县,建设生态强县,走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构建了包括生态旅居、绿色家居两大优势产业以及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通用航空五大新兴产业的2+5现代产业体系这项研究表明,即使我们不使用炉灶和烤箱等燃气器具,它们也可能是家庭中危险化学品的来源。当发生气体泄漏时,即使是少量有害空气污染物也可能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因为天然气是由靠近人群的设备使用的。这项研究由哈佛大学陈曾宏公共卫生学院气候、健康和全球环境中心,PSE健康能源、大气与环境研究所(AER),波士顿大学燃气安全公司和家庭能效团队(HEET)共同完成,相关论文6月28日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人员分享了政策制定者和个人可以采取的行动,以减少家庭使用天然气带来的健康风险。
但到目前为止,关于天然气到达用户家庭后的化学成分数据还很少。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危害识别研究,评估未燃烧的天然气中是否存在空气污染物,但没有评估人类接触这些污染物的情况。事中管控市区联动,快速响应,各区县(市)政府、各部门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轮流坐镇,严格按照管控指令要求落实。
自2019年11月1日起,沈阳市率先在省内执行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调整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推进工业企业园区和重点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裴希岩说,为了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沈阳市委、市政府聚焦空气质量综合改善的目标,强化措施、攻坚克难、强力推进,从工作制度、调度指挥、协调联动、考核奖惩等方面入手,构建四位一体大气污染防治体系,积极破解大气污染治理瓶颈制约,增强大气污染治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近年来,沈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作为破解沈阳生态顽疾的有力武器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重要手段。
与此同时,实施大气质量周调度、月排名、季度约谈的过程考核制度,完善双重巡查交办、复查督办、延时重访、考核问责机制。发布了《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放区的通告》。
实施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将三大区域和五大行业作为治理重点,累计完成185家企业近200个VOCs重点治理项目。沈阳将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引领,全力突破制约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瓶颈问题,切实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探索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强化重点行业排污时空分布特征实施精准治理,加强大气污染成因解析,强化PM2.5与O3的协同控制及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推进大气环境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加强重污染天气的气象预报与预警,建立事前会商、事中管控、事后评估制度:事前会商沈阳市蓝天办组织第三方每日与辽宁省沈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会商,污染时加密会商,提前对大气扩散条件进行研判。实施燃煤污染防治大面积实施燃煤锅炉拆小并大,全面淘汰建成区2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
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5026家。推进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并实施燃煤总量三年控制计划(2018-2020年)。实施VOCs全过程治理到2025年,全市工业企业VOCs减排量达到总量控制要求。聚焦重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十三五以来,我市坚持科学治霾、精准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的工作思路,坚持把工业企业作为主攻方向,聚焦市区及周边重点区域靶向施策,治企、压煤、控车、抑尘、禁烧并举,点线面齐抓。
严格控制过剩产能和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项目。柴油货车监督抽测和机动车检测合格率分别保持95%和90%以上,柴油尿素抽检合格率98%以上。
在目标指标上,到2025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将达到省下达的指标任务要求,PM2.5和PM10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严格贯彻损害担责、全面赔偿原则,探索适用惩罚性赔偿,依法追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受理环境资源民事一审案件185468件,审结167055件,受理环境资源行政一审案件73001件,审结62826件。
北京6月5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6月5日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1)》(以下简称《报告》)。坚持罪刑法定原则,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大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安全,受理环境资源刑事一审案件39023件,审结35460件。最高法实现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职能由环境资源审判庭三合一归口行使,进一步完善对下监督指导,确保法律正确统一适用。《报告》显示,2021年各级人民法院坚持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环境资源审判体系为主线,以推进审判专业化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最高法5日还发布了2021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15个典型案例。《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法院共受理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97492件,审结265341件,同比分别上升8.99%、4.76%。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和审判组织2149个。加强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审理,切实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5917件,审结4943件
该研究为实施可持续氮管理提供了论据。结果发现,上述排放的减少,可使中国冬季作物产量增加28%、夏季作物产量增加17%。
因此,他们对上述5个国家和地区的作物卫星图像的绿色程度进行了评级。首先氮氧化物本身就是一种植物毒素,会直接损害植物细胞。
印度冬季作物产量增长6%、夏季作物产量增长8%。一个原因是,虽然美洲城市污染物水平很高,但城市往往更远离农业区。为了量化这种强大的温室气体对农作物的影响,Lobell和同事分析了2018年至2020年间,美国、中国、印度、西欧和南美农作物的卫星图像。此前的研究表明,卫星测量的作物绿色程度与作物生长、产量密切相关。
Lobell说,二氧化氮是一种很好的测量氮氧化物水平的指标。研究小组发现,北美和南美的氮氧化物水平与作物产量之间的联系最小。
其次氮氧化物是损害植物的臭氧等其他污染物形成的关键要素。利用这些数据,研究小组模拟了如果二氧化氮排放量减少到目前的5%,每个地区作物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该研究作者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的David Lobell说,氮氧化物从两方面影响作物产量。西欧冬季和夏季作物产量分别增长近10%。
然后,他们将这一评级与每个地区卫星数据中的二氧化氮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降低氮氧化物污染水平的主要方法是改变全球能源和运输系统。一项6月1日发表于《科学进展》的研究指出,限制二氧化氮这类氮氧化物的排放,将提高全球农作物产量,其中,将二氧化氮排放量削减到目前排放水平的5%,可能使中国作物产量提高28%研究小组发现,北美和南美的氮氧化物水平与作物产量之间的联系最小。
一项6月1日发表于《科学进展》的研究指出,限制二氧化氮这类氮氧化物的排放,将提高全球农作物产量,其中,将二氧化氮排放量削减到目前排放水平的5%,可能使中国作物产量提高28%。该研究作者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的David Lobell说,氮氧化物从两方面影响作物产量。
其次氮氧化物是损害植物的臭氧等其他污染物形成的关键要素。结果发现,上述排放的减少,可使中国冬季作物产量增加28%、夏季作物产量增加17%。
该研究为实施可持续氮管理提供了论据。西欧冬季和夏季作物产量分别增长近10%。